次日小朝会。
赵劼道:“众位卿家,历朝历代新皇登基,多半天下大赦,以示盛世怀德。朕加冕期间竟忽略此事,今日亡羊补牢犹未晚也。大理寺卿张肖可在……”
张肖正缩着脖子努力张开一双小眼睛偷看,忽然被赵劼点名,不由身上一哆嗦。
昨晚高峻过府,劝他今日朝会上奏尽快斩了以郭德桃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反贼,先行锁定大功,避免横生枝节。
张肖由工部侍郎(正四品)刚刚升任大理寺卿(从三品)未足半月之数,正为启奏打着腹稿,忽听官家召唤忙迈着小碎步出班持笏深躬道:“陛下,臣张肖在。”
赵劼十分看不善张肖老鼠一样的相貌,撇撇嘴道:“张卿,你大理寺关押之一百零八名洪泽湖人士,只有聚众之嫌,并无谋反之实,正逢朕有意大赦天下,卿看判他们发配淮北大营可好?”
“这个……”
官家直接发话,他小眼睛叽里咕噜乱转,正犹豫要不要反驳。
刑部尚书康比怀出班奏道:“陛下。大赦天下虽可,唯独谋反不可轻赦。谋反者,多为顽冥不化之悍匪,放虎归山还会东山再起。如此大赦,必会流毒无穷,还请陛下三思。”
康比怀近六十岁,一向清廉自律官声极佳。唯独头脑顽固,不能从善如流。
大理寺卿从三品,刑部尚书为正二品。大理寺职权为裁夺,刑部职权为执行。所以别看张肖级别低于康比怀,刑律、司法裁定方面却比康比怀更有说话权。换句话说刑部话语权还不如御史台,所谓的三司会审,一般以大理寺与御史台为主,刑部为辅。
赵劼心下不满康比怀横生枝节,却也不得不解释道:“洪泽湖一百零八人聚首,只模仿占山为王的匪类挂出替天行道大旗,无非想聚集人心而已。既无拦路抢劫之行,又无与官府对抗之为。上天有好生之德,我大宋有煌煌律典在案,岂能一句防患于未然,肆意草菅人命?”
“这个……”
康比怀一时不知如何作答,如鲠在喉。
“皇帝……”
“皇祖母……”
高太皇太后说话,赵劼高不高兴也要侧身回应。按理说赵劼已然加冕,太皇太后理应撤帘归政。奈何百官要太皇太后扶上马再送新帝一程,暂定三年归政。
珠帘后高氏说道:“高峻知州呕心沥血为民除害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尽数擒了洪泽湖众匪。皇帝轻飘飘一句话便免去一百零八匪死罪,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如何稳固的了?”
百官们不禁一愣,太皇太后今日语气满是责备,难道存心对官家打击?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看向赵劼,不知他加冕第一日如何应对太皇太后的诘难。
赵劼心中有气,依旧起身微恭后站立说道:“皇祖母。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乎民心,民心叛服之由基于喜怒。朝廷之所以成为朝廷,必体察百姓喜怒、呼应万民之心,彰善抑恶,行教化之王道。”
“大唐贞观七年腊月,唐太宗视察朝廷大狱,看到被判决的三百九十名囚犯等待执行死刑。唐太宗亲自问话,死刑犯们对罪责与判决没有异议,唯一祈求便是死前回家探望一次。太宗胸怀如海,竟当众宣布囚犯们可以回家,但必须于次年九月初四准时返狱伏法!死囚们欣喜若狂,尽皆情不自禁跪倒痛哭起来。”
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忍不住提醒道:“皇上,这些都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之徒,他们若言而无信到时不归,岂不是坏了朝廷律法?”
“太宗回答说,‘我不欺民心,民心必不欺我。朝廷昭彰向善之心,牢狱自然就会空起来。教化所有百姓向善,才是最大的善事。’”
一边说着,赵劼离开龙椅,缓步下了金阶,行至文武大臣中间。路过康比怀身边时,康比怀忙躬身后撤一步,避免拦了皇帝陛下前行之路。
赵劼微微一笑,顺手掸了掸康比怀肩膀上的灰尘。康比怀傻了似的愣了愣,再次深躬致礼。
珠帘后的高氏,嘴唇翕动两次,想说什么却插不上嘴。若说坐而论道,她如何能比得过十几位大儒教授出来的赵劼?
赵劼慢步返回,路过张肖身边时,狠狠瞪了他一眼。吓得张肖忙低下头去,一双小眼只敢直勾勾看着地面。
赵劼接着往回走,边说道:“果然,次年九月三百九十名囚犯,尽数主动回到牢狱,接受死刑。此事传遍大唐各地,无不称颂皇帝循循善诱百姓善心善行。没几年,大唐全国死刑犯人数下降至每年三十至四十人。这便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贞观之治。”
赵劼忽然站定,很潇洒转了个身,目光看向文武百官。
众人显然被赵劼一番有理有据的辩驳折服。心中暗想,原本赵劼坐在龙椅上三年,很少发表他的政见,如今看来是卧薪尝胆的大智慧了。
赵劼倒剪了双手站,器宇轩昂提高了声调:
“反观大秦帝国,以严刑峻法治国,戮、磔、腰斩、阬、枭首、车裂、定杀、族刑等等酷刑层出不穷,到头来仅仅经历二世而亡国。”
“由此可见,循循善诱引导百姓向善才是王道——治国之道。动辄草菅人命,便是百姓口中的苛政猛于虎,那便是亡国之道。”
“如今洪泽湖一百零八条性命,若是在朕手里殒灭,朕便是桀纣之君、亡国之主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赘婿欢城请大家收藏:(m.woaitushu.net)赘婿欢城我爱图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