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,几个大家族头头脑脑聚在一块。
贾奉带着愠怒,看着眼前这老头们:“现在当是与逆太子倾力而决的时候!岂能迁都邺城?再者,你们想要迁走太上皇,又是几个意思?太上皇走了!谁来安置国事!”
“敖仓的粮食全部自河上运走,不肖半年,必然能助邺城立基。”
“然也!”
“你们这群!这群王八蛋!以为去了邺城就能安然无忧?别忘了,邺城也在平原之上,一样无险可守!”
“黄河马上解冻了,这边是天堑!”
“尔等!当杀!”
贾奉气得直跳脚,但下面的关东世家们,毫不犹豫选择迁都。
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的事情。
太上皇应玄在洛阳皇天宫下旨,宣布去邺城避暑。
命令下边早做准备。
然后敖仓的粮食开始运走,一车车的拉往河北,接着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冀州田氏、渤海高氏等等四品上八大世家各出两万兵,总计十六万。
常山赵氏、太原王氏、沧城张氏等等四品以下,六品以上四十二个世家,各出五千兵,总计二十二万。
还有一堆六品以下的世家更是多如牛毛,总共出兵二十万。
这样一算,整个山河四省残存的世家,将自己族内的私兵、农奴、家生子中精锐都组织了起来,囤积在河北,准备通过数量堆死应昭了。
应昭抵达了他忠诚的济南。
隔壁的临淄光复消息旋即传来,东海王氏迫于海陆压力,选择投降,被应昭下旨打散,分迁全国各个省府。
嫡系随军。
而山东省也确立,正式立府治与济南。
至于曲阜的孔子一家,也被他带走了。
北方,六十万大军,对外号称两百万,粮食全是敖仓的粮食。
敖仓作为天下一等一的大仓,里头囤积了够六十万大军吃三年的粮食。
也就是说,光靠敖仓里的粮食,关东世家能不吃不喝硬扛应昭三年进攻。
而他们走的时候,也不是简单的走了。
洛阳来报,十室九空。
关东世家下令搬迁的时候,对洛阳进行了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
而贾奉则自悬死在了洛阳皇天宫前。
没错,贾奉自尽了。
他留下遗书称,无能为力,悔不当初,哪知道关东世家里头竟然有这般畜生,不仅屠城还分裂国家。
应昭淡然的将书信一丢,然后平静的看着北方。
贾奉这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。
关东世家已经没有任何筹码和退路了。
应昭是铁了心要干掉他们的特权,这对与他们来说,无法接受。
于是,他们选择了玉石俱焚,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,逼迫应昭承认他们在关东的自治特权。
没错,直到现在,关东世家还是派来了人,希望大家好好谈谈。
各退一步,没有必要做到鱼死网破。
“来人,对外传旨,右北平、渔阳、涿郡……一直到邯郸郡,划为直隶省。
涿郡改名顺天府,定为北京。
朕,将迁都北京!
正好谢谢关东世家,帮朕将人口和粮食,全部运到直隶省了!”
应昭把玩着笔,目光冷彻:“从现在开始,我大漡有五京。
西京长安府、东京开封府、中京承天府、南京江宁府、北京顺天府。
但朕这一朝,迁都了!定于北京!”
应昭一声令下,消息如云翳蔽空,传到了每个人的心中。
当得知应昭宣布在涿郡开一京,然后直接杀死了比赛。
你丫不是要谈吗?
可以!投降改省府制度,然后我亲自带兵镇在北京,你们都给老子迁来北京蹲着。
关东世家看应昭认真了,只能一边练兵,一边准备应对敌人。
之后,应昭宣布了直隶省垦署令。
不管你来自什么地方,只要在直隶境内,开垦了一块地,那么你就这块地的租借者,有效期三十年,免税期十年。
应昭不要直隶境十年税赋,就是要安定民心。
接下来不管怎么打,百姓开垦好土地,就是对战局最好的帮助。
接着,应昭宣布河南人口不足,下旨从关中、湖北、扬州、徐淮迁徙世家。
然后命大将封锁黄河渡口,架设浮桥,摆出要死磕安阳的姿态。
结果他带轻兵折返昼夜疾驰。
七日之后,抵达了商丘城。
躲在商丘的沛国实际控制着,应烇都没有反应过来,他的商丘就丢了。
应昭长驱直入,看着自己这个从兄弟:“怎么?很意外?”
身上只有亵衣的应烇,看到高大威猛的应昭,手在颤抖:“你怎么来的?”
“正大光明的进来的呗。”应昭似乎有点兴趣,拿起桌上的昨日应烇饮宴剩下的美酒,又取来了他的酒爵倒了一杯,让随军亲卫送给他:“是不是还在想,孤这会儿不该对安阳猛攻?”
“……”
应烇沉默了一会儿,接过酒爵抿了一口:“跟你打仗的人,从来不会觉得你是好对付的。你不能用常里来看待,因为你打正面战一直都很……”
“都很稀松平常。”应昭撇了撇嘴道,“朕只会打特种战,冲锋陷阵朕很在行,但真要进行大兵团决战,朕都不会亲自上,而是维持后勤。
因为朕清楚自己的短板,正面交锋从来都是以势压人,如果朕亲自上,或许能威慑敌人,但也很容易导致指挥失当。
因此一个统帅的名挂着,维护好后勤,协调好各个方向的指挥矛盾,剩下的问题就是将官的素质决定的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我就是要做皇帝请大家收藏:(m.woaitushu.net)我就是要做皇帝我爱图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